拼音:tí 读音: 注音:ㄊㄧˊ
五笔86编码:uxho 五笔98编码:UXHO 郑码:UDYR
笔划:18 部首:鳥 笔顺:捺撇折横折竖撇撇竖折横横横折捺捺捺捺
四角号码:87227 仓颉:CHHAF Unicode:U+9D5C
说文解字鵜的解释
鴺或从弟。今字多作鵜。
康熙字典 【亥集中】【鳥字部】 鵜
【廣韻】杜奚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田黎切【正韻】杜兮切,????音啼。鴮鸅也。
【爾雅·釋鳥】鵜,鴮鸅。
【註】今之鵜鶘也。好羣飛,沉水食魚,故名鴮鸅。俗呼淘河。
【正字通】陸璣曰:形如鴞而大,喙長尺餘,口中正赤,頷下大如數升囊,小澤中有魚,共抒水滿而棄之,水竭魚出,乃食之。又鼂以道曰:鵜之屬,有曰漫畫者,以觜畫水,求魚,無一息之停。有曰信天緣者,終日凝立,不易其處,俟魚過取之。
【詩·曹風】維鵜在梁。
【毛傳】洿澤也。
【三國志】魏文帝鵜鶘集靈芝池詔云:此詩人所謂汙澤也。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????天黎切,音梯。義同。
鵜
tí
见“鹈”。
笔画数:18;
部首:鳥;
笔顺编号:4351523325111544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