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mì 读音: 注音:ㄇㄧˋ
五笔86编码:pntr 五笔98编码:PNTR 郑码:WDWM
笔划:8 部首:宀 笔顺:捺捺折捺折捺撇捺
四角号码:30334 仓颉:JPH Unicode:U+5B93
说文解字宓的解释

【卷七】【宀部】宓
安也。从宀必聲。美畢切
安也。此字經典作密。密行而宓廢矣。大雅。止旅乃密。傳曰。密,安也。正義曰。釋詁曰。密,康,靜也。康,安也。轉以相訓。是密得爲安。按上林賦宓汨,去疾也。義似異而實同。孔子弟子子賤姓宓。从宀。必聲。美畢切。十二部。
康熙字典 【寅集上】【宀字部】 宓
【唐韻】美畢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覓畢切,????音蜜。
【說文】安也。
【玉篇】止也,靜也,默也。
【埤蒼】祕宓也。
【顏師古曰】宓汨,去疾也。又人名。
【三國志】秦宓。又房六切。
【孟康漢書古文註】宓,今伏字。皇甫謐云:伏羲或謂之宓羲。考諸經史緯侯無宓羲之號,必後世傳寫誤以虙爲宓。孔子弟子虙不齊,後人云濟南伏生,卽子賤之後,是知虙與伏古字通用,後誤以爲宓也。又【集韻】宓或作密????。
宓字的更多解释
宓mì
【形】
安宁〖peaceful;tranquil〗
宓,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此字经典作密。”
宓穆休于太祖之下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静止;静默〖static;silent〗。如:宓穆(安详静穆)
秘密,不公开〖secret〗
豺牙宓厉,虺毒潜吹。——庾信《哀江南赋》
水疾流的〖rapid〗。如:宓汨
另见fú
宓
mì
安静。
姓。
宓
fú
古同“伏”,“伏羲”亦作“宓羲”。
笔画数:8;
部首:宀;
笔顺编号:44545434